最近我感到自己的内环境出现了很大的问题。
我感到自己变得越来越难于被取悦。这个说法或许很喜感,但是事实是,就像帕格尼尼不会因为自己会拉24首随想曲而获得成就感那样,我变得不容易因曾经使自己开心兴奋的事物而开心兴奋。
一个基友说:你这是阈值过高。
或许真是如此。当《咒怨2》里被拽下下颚的女孩朝屏幕转过脸来时,我的关注点在于她的下齿不合常理地仍然挂在脸上。
原因可以想到:我在21岁之前,体会了许多同龄人没能体验的感受。这么说或许自高自大,所以你不妨展开想象:
通宵彻夜的街头漫谈,宿醉以后的不息狂欢,惊动警察的家庭纠葛,峡谷之上的飞身一跃,世人睡后的繁弦急管;还有北海的蜇刺,河内的喧腾,来古的冰川,九寨的五彩,黄山的力竭,神农的雪顶,敦煌的沙丘,定西的地震,茶卡的星夜,那曲的草原……
既有过“晤言一室之内”,也曾“放浪形骸之外”,我害怕张岱式高阈值病患的下场:
因想余生平,繁华靡丽,过眼皆空,五十年来,总成一梦。今当黍熟黄粱,车旋蚁穴,当作如何消受?
饮鸩只能解一时之渴,遍听极端金属、看尽东亚cult片,我一度陷入寻求感官刺激的恶性循环。
总是喜欢站在古往今来、上下四方的立场去评判一切事物的价值,得到的却永远是无意义的无力感。
厌弃社会定义的功过定论,试图关闭一切社交媒体来开始自我定义,实则早已被主流价值论定,被贴上西绪弗斯的标签。
一切的尝试显得徒劳而枉然。
直到读到王阳明的《传习录》,我意识到自身内部的问题,需要倚靠自身内部的力量去解决。
“心即理”的内圣之道其实很简单:这世上只有自己能让自己感受快乐。
喂,别想歪。
于是我开始了一个有趣的实验:
我从自己身体内部把思维方式分化为两个人,向左和向右。
向左支配左脑,向右支配右脑。
向左的惯用手是右手,向右的惯用手是左手。
向左负责劳动和价值产出,向右负责生活和感官享受。
向左对向右的生存方式进行客观评定,向右对向左的所得成绩进行主观认证。
有点绕是不是?就好比现在,在向左的主导下,我们一起撰写着这篇博文。
向左构思内容并执行输出,向右用来感受写作过程中的心路起伏。
【左右脑互评的自我阈值管理机制】,嗯,我把这招这样命名。
于是我现在左右手的灵活程度几近相仿。
嘿,叫你别想歪。
以上所述,可以看作我开通这个博客的初衷。
我希望能够更加理解自己的内心,我也期待着理解和交流。
昨天我买下了www.xianggen.info这个域名,并且租用了一台设在洛杉矶的虚拟主机。
然后使用Wordpress,快速搭建起了这个网站。
我把这个博客命名为【白马灰马】,我也不是福南人,它出自海子的一句诗:
群山似穷孩子的灰马和白马
在十月的最后一夜
倒在血泊中
这是这个Blog严格意义上的第一篇博文,前面的文章都是我早先写好并发布在别的平台上的。
我会尽量做到每周至少发布一篇博文。讲个冷笑话:“伊藤博文”。
其实我只想说:
从今天起,我也开始“自豪地使用WordPress”。